摘要: 《洛杉磯時報》在2007年1月8日頭版頭條刊登記者Mark Magnierd的報道《中國發生的解剖刀對草藥之戰》(Scalpel vs. herb in China,網絡版的標題為China's medicine wars),報道新近發生在中國的中醫之爭,文中大量報道支持中醫一方的辯護,但對反對中醫一方的觀點主要只引用了我的一句話:“許多被認為無毒的草藥實際上毒性很大,”生化學者、專欄作家和一個揭露學術造假網站的創始人方舟子說?!暗菑臉I者和支持者用各種借口加以掩蓋?!?nbsp;
閱讀全文
摘要: 網絡上有人說中國的國粹—-中醫中藥在國內受到了不公平的批評,但是在國外卻大放光華,比如說中藥的國際市場基本上被日本和韓國所壟斷,中國應該積極發掘中醫中藥這一中國的瑰寶并加以發揚光大云云。筆者也算是這一行業的半個入門漢,下面簡單介紹我所了解的日本的漢方藥的情況。
閱讀全文
摘要: 1955年成立的中醫研究院在去年11月改名為中醫科學研究院,特地加了
“科學”兩個字,據稱這表明結束了多年來中醫是否是科學的爭論。如果靠
這種文字游戲就能結束爭論那就太省事了。美國的神創論者成立了“神創科
學研究所”,但是生物學界仍然不認神創論是科學。
閱讀全文
摘要: 自從教廷為伽里略平反后,伽里略便成了一致公認的英雄,玩兒偽科學的人也就最喜歡以伽里略自居。神創論者固然開口閉口 “我們就象當年的伽里略”呀,連算命先生也因為算命被視為不科學而憤憤不平,據說就象伽里略之受到教庭的迫害。一個科學勝利的史實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反科學的借口,人類的思維有時真是匪夷所思。
閱讀全文
摘要: 在對待自己身體這種大事上,我們還是應該放下民族感情,用科學的精神、科學的態度去認識現代醫學。
這一章也許會使你大吃一驚,甚至難以置信。但,這就是科學!
有不少人,由于親身體驗過中醫藥的好處或出于民族感情而輕信中醫藥神話,我覺得應該讓他們了解醫藥科學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方法,更清醒、理性地對待中醫藥。
閱讀全文
摘要: 美國病毒基因公司在北京地壇醫院非法試驗治療艾滋病藥物一事,一年前已經鬧得沸沸揚揚。最近由于英國《自然》雜志做了報道,重新引起人們的關注(見《北京科技報》2005年6月1日報道《艾滋病藥物人體試驗再受關注》)。病毒基因公司駐北京負責人向《中國新聞周刊》提供了一份據稱由“第三方”做的臨床試驗報告。記者將該報告拿給我看,我看 后指出,沒有必要太深地去看它的相關實驗數據,因為樣本太小(僅34名患者),而且缺乏雙盲的對照組試驗,結果說明不了什么問題。
閱讀全文
摘要: 經常聽到有人聲稱自己從來不上醫院,但很少有人敢說自己從來不吃藥。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或輕或重會患病。生了病就難免要和藥物打交道。現代醫學已經為許多疾病提供了各種很有良效的藥物,但是同樣還有許多疾病沒有特效藥甚至無藥可治。因此,人們仍然需要不停地研發、尋找新藥。每時每刻,電視、報紙上的廣告都在向我們傳播著某種不治之癥有了神奇的新藥物的福音,令患者及其親友不能不怦然心動。然而,這往往不過是騙取錢財的甜言蜜語。要守住自己的錢包,不要受虛假藥物廣告的蠱惑,避免既破財又失望,有必要了解一點新藥開發的常識。
閱讀全文
摘要: 7月18日,美國參議院以63票對37票通過法案要求聯邦政府擴大對人類
胚胎干細胞研究的支持。第二天,小布什總統鄭重其事地舉行儀式,宣布否
決這一法案。這是小布什擔任總統以來首次行使否決權。由于參議院沒有足
夠的票數(三分之二票數)來推翻總統的否決,這一法案將暫時沒能變成
法律。但是有關人類胚胎干細胞的爭論卻會因此愈演愈烈,并可能影響到美
國未來的政局。
閱讀全文
摘要: 來英國之前,我曾努力在互聯網上搜索,想知道在英國做中醫的真實情況,
結果我只找到了:“英國是中醫藥的天堂”,“在英國的中醫診所已經達3000余
家”,“中醫有望在英國正名”,等等等等。還有一些關于某家公司的評論等,
推測可能是一些醫助(診所的前臺兼翻譯)發的。并沒有找到一些醫生本人的評
論。
閱讀全文
摘要: 吳伯平是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近年來一直在美國從事中醫藥工作,現擔任美國大西洋中醫學院教授、美國西雅圖中醫學院教授、美國NOVA大學客座教授等職務。
今年6月20日,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發布公告,要求在全美國范圍內收回已售出的13種中成藥,并警告全國消費者不要繼續使用關木通、馬兜鈴、八正散、當歸四逆湯等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及中成藥,因為該成分可能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損傷。國內多家媒體轉載了這一消息,一時中醫藥在美國的境遇再度引起國人的關注。到底是“中醫藥熱”持續升溫,還是中醫遭受到了不合理的“排擠”?趁吳伯平教授回國參加學術會議的間隙,記者采訪了他。吳教授通過自己多年在美國從事中醫藥文化推廣的經驗和對在美國中醫藥界各階層人士的廣泛接觸與了解,向我們展示了中醫藥在美現狀之一隅。相信這些平實的內容會使我們摘下 “有色眼鏡”,重新審視“老美”究竟是如何看待傳統中醫藥學的。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