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立 博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 副主任醫師
婁思權 教授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 主任醫師
脊髓型頸椎病早期癥狀多種多樣,有感覺方面的,也有運動方面的。因此病人和醫務工作者碰到以下現象時,應該想到有本病可能,以便進一步檢查。
該病大多數以慢性進行性四肢癱瘓為特征,由于脊髓受到壓迫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可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很復雜,以肢體運動障礙、感覺障礙及膀胱直腸括約肌障礙等多方面表觀為主,大多沒有肩、頸痛的表現。由于脊髓白質內神經傳導束的排列特點是支配下肢感覺及運動的傳導束在外側,支配上肢感覺運動的傳導束在內側,因此脊髓受到 壓迫后下肢癥狀出現早,上肢癥狀出現晚。
* 下肢癥狀:下肢癥狀出現早,而且較重,主要表現為緩慢進行性的雙下肢麻木、發冷、疼痛、僵硬發抖、行走不穩、步態笨拙及無力等。經常打軟腿,易絆倒,有的患者有行走踩棉花感、頭重腳輕,步履蹣跚;嚴重者下肢痙攣、行路困難、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 上肢癥狀:出現較晚,某些較輕的或較早期的病人可能沒有上肢癥狀,或癥狀被病人忽視。癥狀多為雙側上肢的感覺運動障礙,如:麻木、酸脹、燒灼感、疼痛發抖、無力以及活動不靈活等;甚至不能用手執筆、握筷子、端碗、系扣子等雙手的精細動作。上肢的疼痛及麻木可發生在一個或多個手指,手的橈側(拇指側)或尺側(小指側)的幾個手指,也有在肩部、上臂和前臂者,也可有沿神經走行方向放射的。
* 軀干癥狀:胸腹部麻木、疼痛、身上如有緊帶子捆綁的感覺(專業術語叫做“束帶感”),以致感到胸悶憋氣不適。
* 膀胱、直腸括約肌障礙也較常見,表現為尿急,一有想排尿的感覺時便急不可耐,有時排尿控制不好,甚至可以尿褲子。排尿無力、尿不盡感以及便秘等,嚴重者小便潴留或小便失禁。部分男性病人還可以有性功能障礙。
疾病初期癥狀常呈間歇性,行走過多可使癥狀加劇。少數病人偶爾在猛然仰頭時感到全身麻木、過電的感覺、雙腳發軟甚至摔倒。隨著疾病的發展,癥狀可轉為持續性。這里需要指出,外傷可誘發或使該病加重,遇到外傷輕、病情重時應想到外傷是否誘發了頸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