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 id="pjuwb"></ins>
    <blockquote id="pjuwb"><pre id="pjuwb"></pre></blockquote>
    <noscript id="pjuwb"></noscript>
          <sup id="pjuwb"><pre id="pjuwb"></pre></sup>
            <dd id="pjuwb"></dd>
            <abbr id="pjuwb"></abbr>

            天行健 君子當自強而不息

            【ZT】《道德經》第四十三章解析

                《老子》第四十三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四十三章 科學與哲學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為學:向外追求學問,通過學習獲得科學技術知識。日益:一天比一天增加。為道:向內追求智慧,通過默修開啟潛意識。日損:一天比一天減少。

            不斷地學習研究外在的科學技術知識,人類的科學技術知識就會一天比一天增加。不停地修煉道德功,開發潛在的智慧,自我主觀意識就會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再減少,直至自我意識完全符合客觀規律。自我意識完全符合了客觀規律,自我也就取得了無所不為的大智大慧。

            “為學”能夠直接地給人類帶來顯而易見的實實在在的利益。現代教育的內容就屬于“為學”的范疇。而老子的“為道”即道學則是現代教育還沒有真正涉及到的內 容。老子的“道”既是智慧的大廈,又是通向智慧大廈的道路。“為道”就是追求智慧的道路,從這一點來說,道學就是哲學,因為它們的目的都是相同的。但是, 傳統哲學的課題是建立在單純地對概念的分析研究基礎上的,而不像道學是建立在默修實踐基礎上的,這是傳統哲學的最大弊端。也正是這一弊端,導致了哲學至今 處于困境之中。我們知道,“道”首先是一種境界,而這一境界是跳出了自我的圈子,跳出了有形世界的圈子所進入的客觀存在的忘我的、無形的心靈的境界。要想 進入這一境界,只對概念作深入細致的邏輯分析是永遠無法實現的。但是要達到哲學的目的,獲得大智大慧,非得進入這一境界不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 此山中”。只在現象世界中摸索,是不會認識自我、認識世界的真面目的。所以,哲學只有統一到老子的道學上來,才能成為真正的名副其實的哲學。

            關于智慧,蘇格拉底認為,智慧是神才具有的,他所說的神其實就是人的心靈。我們注意到,在《道德經》中,老子把一個人分成“吾”和“我”,“吾”指代自 我,“我”代表真我。智屬于自我,是顯意識、個體意識。智,知于表面現象,形成于后天。用自我之智看問題,只能是以物觀物。以物觀物則流于主觀片面;慧屬 于心靈,是潛意識、集體意識。慧,明于道,形成于先天,但需要后天之智去開啟、凝聚。用心靈之慧看問題,則以道觀物。以道觀物則客觀全面。未體道之人,靈 受制于魂,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慧就不能形成。智知于現象,慧明于大道,只有魂與靈和,智慧才能形成。如果說,自我只是大自然的半成品,并非完人,那么, 道學就是指導自我由半成品向成品過渡的學問。超越自我,解放心靈,開發潛意識,使認識的主體由自我變為心靈,這就是道學的根本目的。也只有超越自我,人才 能成為大自然的真正強者。
            關于哲學的方法,傳統哲學的方法是懷疑法、邏輯分析法、歸納推理法等等,而老子哲學的方法是“損”。損就是破除自我主觀意識,也就是佛家所說的“破我 執”。損是揚棄,揚棄那些不符合客觀規律的意識,使主觀反映客觀。“損之又損”,就是否定之否定。損的過程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端正意識、肯定真理的過 程,同時也是強身健體的過程,因為,德是否正確,是依靠身體的健康狀況來檢驗的,如果在練功實踐過程中,身體得不到健康反而走火入魔,以致于出現自殺、殺 人等現象,這就證明已經走到邪路上去了。
            另外,“損”是認識和實踐的統一。不過這里的認識是對自我的認識,實踐也是自我的默修實踐。自我既是認識的主體,同時又是認識的客體,只有首先認識自我, 才能把握真理,認識世界。認識的正確與否,又必須通過默修實踐所帶來的身心健康狀況去檢驗。正確的認識對練功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否則,就會給身體帶來災 難。“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就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直至坐入道境,獲得真正的解脫。

            一切學問必須一定于我有益才是真正的學問。科學能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物質利益,解決現實的諸多實際問題。哲學則必須首先給我們帶來身心健康。倘若一個哲學工作者,不能使身心健康,反而頭痛感冒、大病小災的不斷,那么,智慧也就無從說起。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無事:無私心雜念,不主觀妄為,心靜如水。“無事”則有德。
            就治身而言,只有魂誠于靈,靈才能獲得自由。魂靜靈動,魂則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因為,“天下”是屬于眾靈的。就治國而言,“取天下”的動機應當自始至終 是為了百姓的平等和自由,統治者心誠于民,才可以取得天下。如果取天下的目的是為了霸占天下,奴役人民,用人民的血汗來澆鑄自己以及子孫后代的榮華富貴, 那么他就不具備足以取得天下的正確思想,即使取得了天下,也不會江山永固。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歷朝統治者無不用事實說明了這一歷史規律。

            這一章的中心是“為道”的問題。如果說“為學”涉及的是科學技術知識,是外在的學問,那么“為道”涉及的則是哲學,是追求內在智慧的學問。欲追求智慧必先正德,正德的過程就是“損”的過程,德正則“無事”,“無事”才可以進入道的境界,獲得大智大慧。
            “認識你自己”,這是哲學的根本目的。然而如何能夠真正地認識自己,這是人類所處的困境。人類處于困境之中,是因為傳統哲學處于困境之中。能夠解脫人類困境的是哲學,而能夠解脫傳統哲學困境的是老子的《道德經》。

            posted on 2007-06-02 19:09 lovedday 閱讀(290)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公告

            導航

            統計

            常用鏈接

            隨筆分類(178)

            3D游戲編程相關鏈接

            搜索

            最新評論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蜜| 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老司|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 久久不射电影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国产91久久综合|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jk制服|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久久婷婷国产剧情内射白浆| 区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老司机午夜网站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 久久精品9988| 国产视频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