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
現實世界的音頻是模擬量,我們要將這個量轉化為數字量的方法是三步:
抽樣,量化,編碼。
抽樣,就是一秒鐘要抽取的模擬量的數目,這里就完成了模擬量的時間離散,一秒抽幾次 就是sample rate 抽樣率 單位是Hz,這里得到的是離散模擬信號,常用的音頻抽樣率如下:
8KHz;16KHz;32KHz;44.1KHz;48KHz;
量化就是從空間上離散,對上邊每個抽樣的sample進行量化,將離散模擬信號轉化為離散數字信號,比如將一個sample轉化為16bit,采樣深度 就是 bits per sample。
那么 最后數字信號的碼率 = 采樣率*采樣深度 bits/second = samples/second * bits/sample
比特率就表示一秒鐘傳輸的音頻的1 ,0比特數目。一般有率都是表示一秒鐘內傳輸的數據量。
音頻的其他參數:聲道可以分為2,5.1聲道
第三步就是編碼,根據有損無損方式,可以分為兩類,
audio code:
PCM-A Law;PCM-Mu Law;G.723.1;G.729;MPEG Audio;G.726@40K;G.726@32K;G.726@24K;G.726@16K
下面對各種音頻格式做以介紹(一般音頻格式都是與它的編碼格式有關的):
常用的有wav,pcm這兩個是無損壓縮方式,wav就是記錄了音頻的wave的波形,pcm是Pulse code modulation.
1wma(windows media audio)視窗媒體音頻。微軟的音頻壓縮技術,音質類似mp3,能以mp3一半的技術完成。通過安裝wmp(windows media player)來播放。
2mp3應用最廣的有損壓縮(MPEG Audio Layer 3),它使用了CBR,VBR,ABR.
CBR(constant bit rate)整個文件的比特率都是一樣的。不同復雜程度的音頻都用相同的碼率,缺點視復雜段落音質差,優點是文件尺寸固定。
VBR(virable bit rate)將一首歌的復雜部分用高比特率編碼,簡單部分用低比特率編碼,使復雜程度與體積之間平衡。優點是整首歌都能達到我們的音質要求,缺點是編碼無法估計壓縮出來的體積大小。
ABR(average bit rate)以每秒50幀為一段,低頻和不敏感頻率使用相對低的流量,高頻和大動態表現時使用高流量,可以作為VBR和CBR的一種這種選擇。
3.ADPCA(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自適應差分脈沖編碼。有損壓縮。壓縮比很高。當音質一般。
4.AAC(advanced audio coding 高級音頻編碼)mpeg2一部分,它對立體聲,噪音優化,多媒體控制,碼流效果音掃描高級特性。支持多種語言和比特率,更高解碼效率,acc可以在比mp3文件縮小30%前提下提供更好的音質。
5asf(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 高級流動格式)主要時支持音頻網絡傳輸
ps:視頻格式常用的size有
80x60;88x72;160x120;176x144;320x240;352x240;352x288;640x480;704x480;704x576;720x576;
posted on 2009-07-18 19:42
Bluesea 閱讀(757)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