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種子發芽了。看著稚嫩的芽苞,一個孩子覺得不可思議,為什么所有的花草都是從地里鉆出來的呢?
鉆出地面的花草都是那么明艷、那么美麗,地里一定是一個很美的天堂,一定也有著藍天、白云和自由的陽光。孩子想。
可媽媽告訴他,地里有的只是無盡的黑暗,花草鉆出地面,正是為了擺脫黑暗,去追求藍天、白云和自由的陽光。
光的背后不是光。媽媽說。
孩子稍大一點,讀到了冰心的一首小詩: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直到這時,孩子才真正明白了母親那番話的深刻含義——光的背后不是光。
于是,身處人生的黑暗,這個孩子仍不放棄對光明的渴望;身受人生的挫折,這個孩子仍不放棄對人生的追求。
這個孩子,就是我。
posted @
2015-07-28 14:49 jay 閱讀(86)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最近看到知乎網上有人提問了一個問題,覺得很值得分享給大家:
問題是:為什么有些人開車到家后會獨自坐在車中發呆?
回答的人有很多,有人說因為車里好安靜,有種小時候看樹下螞蟻搬家時的平靜。
還有人說,是因為車里那首歌沒聽完。
有個朋友說,他不僅喜歡把車開到家門口停一會兒,有時候他甚至繞過家門口掉個頭奔快環,有無數個想不明白的夜晚,他一個人開著音響在高速上兜圈。他的最高紀錄是開著暖氣熄了燈坐在車里靜靜的看著人們在樓下銀行的atm機里取錢,來來往往,看了一個小時。
很難理解對不對?好好的家不回,車里又沒有志玲姐姐,為啥喜歡待在車里?
后來,回答的人越來越多,
posted @
2015-07-27 15:12 jay 閱讀(75)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一個人坐在動車上,這算是我第一次一個人旅行,沒有想象中那么興奮。我坐在靠窗的位置,欣賞著路上的風景,中途上來一位大叔,西裝革履,皮鞋锃亮,梳著個精神抖擻的小背頭,帶著個和瓦片一樣厚的鏡片,看起來十分嚴謹,他在我身旁的空位坐下了。
一個人的旅行,本來想著能遇到個美女聊聊天,結果卻和大叔邂逅了,我暗暗嘆息。
我自顧自地看著窗外的風景,過了大概二十分鐘,嚴謹的大叔先和我搭訕了:“小伙子,你這耳朵一邊一個耳洞,父母不說嗎?”
大叔的開場白弱爆了。“嗯,這不還年輕嘛!”
“年輕就是好??!”大叔感慨道。
“您也年輕過??!”我們三言兩語地聊了下去,也算是緩解下彼此旅途上的寂寞。
“你這是出去玩嗎,一個人?”
“嗯,也不能算一個人,到那邊有個朋友接我,您呢?”
“我啊,出差,為了生活奔波,機械運動,和你們這些年輕人比不了。”
我心里竊喜,什么都比不了年輕。
“但我也不羨慕你們,我年輕的時候可比你們瘋狂得多。”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真沒看出來,大叔不落俗套,還有過瘋狂的青春。
“我小的時候,一個人跑遍了我們那邊的整個大山,一個星期沒回家,每天在山上吃野果,睡草窩。你們現在那種什么支帳篷露營的玩法,全是從我們那會兒進化過來的,沒意思。后來和朋友做生意,闖遍了半個中國,什么搭車去旅行啊逃票啊窮游啊是我們那會兒每天的生活而已。唉,那時候還真想就這樣過一輩子,多瀟灑自在。”
“我有點崇拜您了,您過去的生活是這個時代很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
大叔笑了笑:“沒什么可羨慕的,年輕時候再瘋狂,最后還是要歸于平淡。你看我現在,每天為了妻子和閨女,為了那點柴米油鹽奔波,你可別把出差當成旅游,這是重復性的機械運動,索然無味。”
“您年輕時候這么瘋狂,現在就受得了如此平淡的生活?”
“二十多歲的時候,和一個女人結婚,生子,養家,為自己的家庭負責,為妻子和孩子努力,孝敬好父母,日復一日地生活。你可以站起來問問這個車廂的人,有多少人不是過著這樣的生活。”大叔微笑著看著我。
posted @
2015-07-27 15:09 jay 閱讀(111)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很多朋友都在問我這種問題:感情這事讓我左右為難,我到底應該怎么選?
先來說個簡單的事。
小雅是個剛念大學的女生,她留言問我:爸媽不讓我在大學戀愛,我應該告訴他們么?
我:成年人了,這事兒自己決定。
小雅:求支招呀,我怕說了爸媽會生氣。
我:那就不說。
小雅:不說的話,我有負罪感呀,出去玩兒總要撒謊。
我:那就說呀。
小雅:可是,說了不讓我們在一起怎么辦?我家教好嚴的你知道嗎?
我:那就既不說也既不不說。
小雅:啥意思?
我:不去考慮這事兒。
小雅:……,就我平時會多和爸媽提他的事,說他的好,但是沒有表明關系。
我:你看你不處理得挺好嗎?
這個女生提的問題,就是剛剛戀愛的小女生的小問題,很多朋友會說,這哪里算是煩惱啊,簡直不值一提對么?
那我們來看更加的左右為難些的。
小F不小心闖入了別人的婚姻,男人大她10歲,愛她,寵她,讓她每天生活在愛情之中,直到她知道,這個男人已婚有子,可是,愛是那么真實,那么有溫度,那么有力量,然而,她知道,他不可能離婚選擇她,同時,她陷入巨大的負罪感之中,她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個破壞他人家庭的“小三”,而且,自己的未來會走向何方呢?是去是留?真的很難抉擇,很痛苦。
再難一點兒的。
小G身處一段平淡似水的婚姻,老公是相親認識的,人很好,很nice,可是彼此之間就是好像缺了點什么,老公不善言談,不諳表達,只是一個愿意擔負家庭責任的沉悶的男人,小G這么形容他,究竟是留在這段穩定卻又了無生氣的關系之中?還是離開他去尋找動人心魄的愛情?小G同樣感到非常糾結。
更難一點兒的。
小K在維持這一段在她眼里“名存實亡”的婚姻;朋友、親人都覺得我應該離開他,認識7年,結婚6年,他從玩曖昧、到出軌、最后同居,一次比一次更加過份,認識他時一窮二白現在依然清貧如水,我提離婚,他不愿意,只說可以暫時分開幾年,因為結婚太早,還沒玩夠!現在兩個小孩除我之外無人照看,所以我也不能選擇工作,不敢想象沒人照看孩子他們會成怎樣?感覺自己很壓抑很難受,卻又別無選擇。
對于小K,她的問題真的不是只言片語可以解決,對于愛情的理解,對于婚姻的態度,對于子女的教育,對于未來的安排……,太多的困惑需要去處理,太多的困境需要去穿越,只有這些問題逐一澄清,她才能最終為自己作出選擇,那么,名存實亡的婚姻到底應不應該繼續?
posted @
2015-07-27 15:07 jay 閱讀(90)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這世上到底存不存在所謂的“對的人”?
回頭看看自己的經歷,總覺得情況不容樂觀;再看看身邊的朋友,依然沒有找到多少信心。
奶茶雖然唱著:“對的人終于會來到,因為犯的錯夠多”,可優秀如她,也是等到四十多歲才遇見那個所謂的“對的人”。
不是懼怕年齡,只是一想到那些一生中最美好最璀璨的歲月注定要獨自走過,還是忍不住會遺憾。遺憾沒有在最好的年華里,與那個對的人不期而遇。以至于連快樂都不那么純粹了。
身邊總會有那么一兩個慈悲善目的老者,我喜歡與他們一起坐在冬日的暖陽中曬太陽,什么都不用說,卻能感到一種被包容的諒解。
他們的年齡通常要比張牙舞爪的七大姑八大姨要大出一截,漫長而瑣碎的生活將他們打磨地如同鵝卵石般溫潤。他們常常出現在老屋的房檐下,神態安詳,從不出口傷人,也絕不強人所難。
他們會在漫長的沉默后,輕輕地對著虛空說一句:
“不要急,時候未到??倳龅降?。”
聽到的那一刻,我仿佛受到了佛性的洗禮,內心第一次甘愿相信:
這看似寬慰的話語或許真的是生活沉淀之后最大的哲理。
懷揣著一顆將信將疑的心,我從二十六歲走到三十歲。
生活一如既往地平淡如水,那個命中注定會到來的人依然迷失在路上。
我不知道這場沒有時間沒有地點沒有邀請函的遇見究竟會在生命的哪一個轉角出現,只能帶著宿命般地稀薄認同一步步向前。
我無法預見未來,卻依然對未來抱有飄忽不定的幻想。
posted @
2015-07-25 15:43 jay 閱讀(81)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你要好好愛自己。
這話來自一句叮囑。最早向我們說起它的人,可能是我們的父母,可能是我們的師友,可能是我們的戀人愛人……他們也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說:冷了要添衣,熱了要洗臉。不要熬夜,不要一忙就忘了吃飯。要和大家伙兒搞好關系,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要早睡早起……如果從來沒有人對你說起過這些絮絮叨叨啰啰嗦嗦的話,那你的童年和少年加上青年時期,孤寂荒涼。你未曾被人捧在手心,極少承接過溫情。
不過,這沒什么了不起的。因為無論別人怎樣對你說過這些話,說過多少次,都是身外之物。話音終將裊裊遠去,要緊的是——你要自己對自己說這句話——你要好好愛自己。在紛雜人間的清朗月夜,你要耳語般但無比堅定地對自己說。
好好愛自己,是簡單樸素的常識。可是這世上有多少人,能夠懂得能夠記住能夠做到呢?
放眼四周,謬愛種種。
有人年輕時不顧死活拼命掙錢,預約給自己年老的時候可以肆意享樂,放開一搏。他們以為這就是愛自己。
有人以為給自己的胃填進一些過多的食物,讓罕見的山珍野味把肚腹撐得兩眼翻白,這就是愛自己了。
有人以為在手腕上箍住名表,在頸項間懸掛重磅的金飾,這就是愛自己了。
有人以為把身體安置在一個龐大的屋舍內,再用很多名牌將自己掩埋,這就是愛自己了。
有人以為把自己的腿最大限度地閑置起來,抵達任何一個地方都由汽油和鋼鐵代步,這就是愛自己了。
有人以為讓自己的外貌和自己的內臟年齡不相符,讓面容在層層化妝品的粉飾下,顯出不合時宜的嫩相。嚴重者不惜刀兵相見大膽斧正自我,甚至可以將腿骨敲斷以求延展下肢增加身高,就是狠狠地愛自己了。
有人以為讓自己的身體委曲求全,和不愛的人肌膚相親,以換得衣食無憂甚至紙醉金迷,這就是愛自己了。
有人以為讓嘴巴說言不由衷之話,讓表情肌做不是發自內心的諂媚之態,讓雙膝彎曲,讓目光羞于見人,這都是愛自己。
實際情況恰恰相反,以上諸等,皆是對不起自己,害了自己。
愛自己是需要理由的。我們的愛要想持之以恒,先要明白自己究竟是誰。
最明確的結論是——自己首先是一個身體。這個身體結構精巧,機能完善,高度發達,精美絕倫。千百萬年進化的水流,將身體打磨成健全而溫潤的寶石。
posted @
2015-07-25 15:42 jay 閱讀(74)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如果問我:小時候的記憶中,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我一定會回答你:“我想變得瘦瘦的。”
小學的時候,情竇初開,總是會默默地喜歡一個男生,卻在見到他的那一刻,飛一樣地躲開,如果實在躲閃不及,我就會佯裝出很平靜的樣子,內心早已波濤洶涌。
記得小學那會兒,我喜歡瘦瘦高高聰明的男生,可是當時,瘦瘦高高聰明的男生怎么會喜歡一個胖胖羞澀還不解風情的女生呢,也就是怎么會喜歡我呢,當時的我內心頗為自卑,雖然一度大家認識我的方式都是“那個學數學競賽的女孩”,但是都不足以讓自己昂揚自信起來。
當時,我很羨慕小學時的音樂課代表M,她身材高挑,常常面帶自信的微笑,最重要的是,她真的很受男生歡迎。每天中午午休結束,她就會走到講臺上,伸出雙手舉到齊頭高的位置,接著我們就在她纖細手臂的揮動下開始唱歌。我常常出神地望著她,有一次她買了一雙很流行的白色大頭皮鞋,我羨慕極了,回去就開始糾纏媽媽給我買白色大頭皮鞋。
就這樣,我一直把自己收不到男生情書和表白歸結為“我胖”。到了初中,隨著越來越在乎外表這件事,我就開始減肥,還記得當時剛好是非典集中爆發的時期,學校停課了。“機會來了。”我內心狂喜,終于可以把更多時間花在“減肥”上了。
拿出紙筆,細細制訂計劃:“早上去體育場跑十圈,晚上連走帶跑十圈,每頓飯只吃半碗飯,配一些清淡的菜。”偷偷制訂計劃之后,就開始嚴格執行。開始我瘦得很慢,但是幾天后,我發現我平躺的時候可以摸到自己的肋骨,我的腰身越來越纖細,再后來,我的褲子由二尺二變成了二尺,又變成了一尺八,我開心極了,暗想:“時機未到,繼續堅持。”直到有一天,我去上古箏課,學古箏的老師指指我的手腕對我說:“你看看你瘦的。”我才發現,我手腕處的骨頭凸出來了。上完課,狂奔回去,一上稱,竟然只有82斤。對于當時身高一米六、體重向來都是三位數的我來說,這個數字帶給我的不僅僅是興奮,還有重新找回的自信。
復課后,大家都圍過來,看著我寬松的褲子,“你怎么瘦了這么多?”“你是不是得非典了?”我很低調,“沒,減肥減的。”在一系列的追問中,大家開始適應我瘦瘦的樣子。
我可以很輕松地翹二郎腿了,可以看到喜歡的褲子直接說給我拿最小碼,看到喜歡的衣服不再關注“會不會顯胖”這個問題。所有的好運都是一環套一環的,我的成績變得更加穩定,一度考了一個年級第一。
其實,現在想想:當時的毅力哪來的?我覺得,可能是我享受減肥這件事情帶給我的成就感遠遠大于胃液灼燒和胃壁摩擦帶給我的痛苦。樂在其中地去堅持一件事,總好過天天暗示自己“你必須這么做”要來得容易且長久。
posted @
2015-07-25 15:40 jay 閱讀(75)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森林里有一只漂亮的鹿,它總是為自己擁有一對美麗的鹿角而驕傲。于是,小鹿看不起其他的任何動物,經常嘲笑它們外表難看。一天,森林之王獅子出來了。小動物們都紛紛逃跑,只有那只驕傲的鹿還站在原地。同樣,小鹿居然開始嘲笑獅子,認為獅子沒有它頭上那對漂亮的鹿角,不值得驕傲!獅子受到小鹿的嘲笑,非常惱火,于是狠狠地撲向了小鹿!當小鹿拼命逃跑的時候,那對漂亮的鹿角居然卡在樹上,它只能秫秫殆命了!這時候,驕傲的小鹿才明白:沒有頭上那對驕傲的鹿角,也許沒有那么漂亮,但至少能夠活得長一些小鹿因為自己美麗的外表而異常驕傲,看不起任何同伴,甚至用驕傲來挑釁森林之王!最后,當然是死路一條!這告訴我們,不能單純地滿足自己美麗的外表,不能驕傲自滿,要學會謙虛,學會審慎。
posted @
2015-07-24 14:49 jay 閱讀(105)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很多年前我便認識她,那時我剛出茅廬,剛開始有大學女生慕名而來,其中就有她一個。
第一面我吃了一驚,想來想去,最客觀的評價還是一個字:丑。農家女,矮個子,扁平臉塌鼻梁,皮膚黃黃的,最觸目驚心的是一口爛牙,一說話一笑就像是在齜牙咧嘴。她眼神誠懇,我卻有點兒不知所措:我能給她什么樣的建議?尤其是,她還是??粕?/p>
這聽起來是一個輸在起跑線上的人生:出身寒微,掙扎出雞窩卻離枝頭遠得很。專科畢業的她,將來能做什么呢,文員?尤其是,愛與喜歡,往往都要以相貌打底,她有再多優點,也會被她土氣甚至難看的面容全盤擋住。女孩子到底是干得好還是要嫁得好?仿佛,她兩者都沒份。
后來沒再見過面,只斷斷續續有聯系:她專升本了;又過兩年,她留校當輔導員了;去做講座,她事后才知道消息,說她正在那所大學讀研,可惜沒來參加……不久前,我意外地在一次活動中遇見她——是她熱情地喊我名字,我先沒認出她來,她報出名字來,我嚇了一跳:“判若兩人”都不能形容她,幾乎是天人之別了。嬌小個子,身材保持得很好,一件香奈兒小黑裙穿得玲瓏有致,八厘米高跟鞋進退自如。發型精致,妝容得體,細看,五官仍平凡,膚質仍泛黃——但這有什么關系,白璧亦有微瑕。她活潑了很多,常常大說大笑,但牙齒順眼了,她笑著說:“前幾年戴了牙箍。”
細問她的近況:原來她已經博士畢業,現在大學教專業課。婚姻方面有些蹉跎,過了三十五歲才嫁給大她一歲的同校老師,去年生了兒子。我問得直接,她答得落落大方。談起孩子,她詼諧地說:“我教育孩子的原則就是:人丑就要多讀書。”仰頭哈哈一笑,全不帶一點陰霾。
曾經的她,能如此坦然說起自己的外貌嗎?我想不起來了。
別撇嘴,說這不過是一個勵志故事,我看到的,不是故事,是近在身邊的、活生生的人,一個完美的范例,讓我看到,人可以如何靠努力改變命運。她曾經一無所有,無背景,無學歷,無顏值,只有一顆向上的心、不曾停下的雙腳。我知道她愛過,但這愛被嫌棄了,挫折感像沙子一樣磨損人的心,她什么也不說,一直往前走,選擇了最笨拙而最有效的道路:學習。
多么艱難的一條路,忍受寂寞、疲倦,同齡人有些嫁作人妻、相夫教子,有些在職場上盡情揮灑,有些吃喝玩樂、享受青春,自己卻只有一卷書一盞燈而已。讀出來會怎么樣?是否一定有未來?她彷徨過沒有,有沒有起意放棄過?我想她能確定的就是:讀不出來,多半沒有未來。心系一處,守口如瓶,是唯一的成功之道。
posted @
2015-07-24 14:47 jay 閱讀(90)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前些時間我們工作室招人的時候,一個小姑娘笑嘻嘻地進來了??戳怂淖髌罚懿诲e,于是就問她:“你想面試哪個崗位呢?”
她說:“剪輯。”
其實我挺想聘她的,但是我們劇組的剪輯既刻苦,能力又強,而且預算又不夠,矛盾中,我問:“有沒有想過換一個職位,比如說特效什么的。”
她說:“我不會啊。”
我說:“那你還會什么?”
她愣住了一下,繼續說:“我剪輯很不錯的,您看了我的作品應該知道。”
那時我非常矛盾,因為她確實很優秀,可是工作崗位已經滿了。優秀的人很多,她可以被替代,先來后到,所以我們討論了一會兒,最后推薦她去了另外的工作室。本來故事應該結束了。可是當天晚上,小姑娘給我發了一條很長的短信,問:“我很想加入你們的團隊,而且我的能力也不差,為什么不要我?”
其實換成其他人,就不回復了。而我好為人師的臭毛病又出來了,我想了半天,回了一條很長的短信:“小美,我們都看出你很優秀,可是剪輯這項工作你還沒有做到極致,雖然我們都看到你到我們這里來后能力會提升得很快,你有超強的潛力,可是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剪輯師,崗位已經滿了。你雖然優秀,但運氣不是那么好,可是你知道如果一個人無可替代,他的運氣可能就好得多,下次一定要多學點兒能拿得出手的東西,會更好的!告訴你一句話,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記得,優秀不夠,一定要卓越,一定要無可替代才是最重要的。”
那天以后,小姑娘和我成了很好的朋友。我們經常一起吃飯,直到今天,她已經與大工作室簽約了,月薪上萬。她的微博個性簽名上寫著:優秀不夠,你是否無可替代。
posted @
2015-07-24 14:40 jay 閱讀(60)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