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丹在回憶童年時坦誠地提到:“我確實沒有天賦,但是,我也能更好呀,我就是這么個笨笨的很努力的自己。甚至,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成為優秀的別人,但是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句話很是激勵我。
當我還在前往大學的路途上,得知我的一個好友即將作為新生站在開學典禮上給將來的同學做演講,如果換做是我定也會像她一樣手足無措,緊張自不必說,但那個羨慕呀仍無法言表。為他人的優秀感到高興的同時也帶著幾分失落,我踏進了大學校園,仿佛感覺自己輸在了起跑線上。如今想起來,那哪兒是起跑線呀,一切都還未開始,可我已把他人第一步成功當作了我的第一個目標,于是接下來的道路總在追隨他人的腳步。況且,對年輕人而言,真正重要的那幾步往往不在起點,而在轉折點。
當我們學校的組織、社團還沒有忙活起來時,又得知一個好友已經通過了她們學校校報、學生會、文藝團等等的面試,瞬間感覺她的身上閃耀著無限光芒。于是我在網上查閱各種面試技巧,以為能說會道很受歡迎,便報了很多組織的外聯部,每次面試都試圖把自己偽裝得八面玲瓏、熱情開朗,卻在電臺面試時被拆穿。學姐的一道考題告訴我,面試更需要的是真誠,永遠不要否認和逃避真實的自己,任何一個職業都需要多樣化的性格,當你滿臉微笑地放下芥蒂、展示自己時,這份自信來自對自我的認可,這是超越任何技巧的真理。
前不久得知她作為全省唯一一個人被挑選出來參與2015西藏支教活動,全國也就15人。其實寒假時就得知了她的計劃,并被勸說共同參與,可我始終無動于衷,一是覺得當自己的世界不夠充盈時不要試圖去提升和改變他人的生活,二是西藏這樣神圣的地方也不是我如今的層次能夠體會的。明明理性告訴我這不是我渴望的,感性又促使自己去羨慕他人的光彩,羨慕的不是這趟西藏征程,而是那種脫穎而出。其實,我們應該始終相信自己能行,面對一樣渴求的東西,無論競爭者多少,只要你在這方面足夠出眾,就能發出光芒。而你至今仍默默無聞的原因,一是因為你沒找到內心真正向往的,二是因為你從未為這種向往堅持不懈。
posted on 2015-09-05 14:02
jay 閱讀(135)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