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vector的使用
Item1: vector的使用
JG問題:
void f(vector<int>& v) {
???v[0] = 1;???// A
?? v[1] = 2;???// B
}
GURU問題:
vector
<
int
>
?v;?2
v.reserve(
2
);?3
assert(v.capacity()?
==
?
2
);?4
v[
0
]?
=
?
1
;?5
v[
1
]?
=
?
2
;?6
for
?(vector
<
int
>
::iterator?i?
=
?v.begin();??7
???????i?
<
?v.end();?i
++
)?
{?8
????cout?
<<
?
*
i?
<<
?endl;?9
}
10
cout?
<<
?v[
0
];11
v.reserve(
100
);12
assert(v.capacity()?
==
?
100
);13
cout?
<<
?v[
0
];14
v[
2
]?
=
??
3
;15
v[
3
]?
=
?
4
;16
//
?...
17
v[
99
]?
=
?
100
;18
for
?(vector
<
int
>
::iterator?i?
=
?v.begin();19
???????i?
<
?v.end();?i
++
)?
{20
????cout?
<<
?
*
i?
<<
?endl;21
}
1) JG問題中B與A的區(qū)別
?? 如果V非空,則A與B無任何區(qū)別,如果V為空,則B行將一定會拋出一個std::out_of_range異常,至于A的行為,標準并未加任何說明。
?? 原因在于:at()成員函數(shù)會對其進行越界檢查,而operator[]操作符則不會,秉承于數(shù)組[]下標運算符也不會檢查越界一樣。
2) GURU問題
代碼:
vector
<
int
>
?v;2
v.reserve(
2
);3
assert(v.capacity()?
==
?
2
);4
?2> 但是改進后的斷言顯的有點多余。因為標準已保證斷言的內容,寫上只會帶來不必要的混亂,除非不相信標準。
代碼:
v[
0
]?
=
?
1
;2
v[
1
]?
=
?
2
;3
1> size告訴你容器中目前實際有多少元素,而對應的resize會在容器的尾部添加或刪除一些元素,來調整容器當中的實際內容,使容器達到指定大小。對list、deque和vector適用,其他容器則不適用;
2> capacity則告訴你最少添加多少元素才會導致容器重分配內存。而reserve在必要時總是使容器的內存緩沖區(qū)擴至一個更大的容量。僅對vector有用。
3> 但我們實際上并未向v中添加任何元素,v仍然為空!我們只能使用at()或[]去改變那些確實存在于容器中的元素,與容器大小息息相關的。
因此v[0] = 1; v[1] = 2;在某些情況下會“順利”執(zhí)行,建議最好不要如此使用,可以使用resize()函數(shù)來替代reserve()函數(shù)。
代碼:
for
?(vector
<
int
>
::iterator?i?
=
?v.begin();?2
???????i?
<
?v.end();?i
++
)?
{3
????cout?
<<
?
*
i?
<<
?endl;4
}
5
以上代碼有諸如以下的建議:
1> 盡量使用const.未修改v中的內容,可使用const_iterator;
2> 盡量使用!=而不用<來比較迭代器。 != 對任何迭代器都有效,而< 只對隨機訪問迭代器有效。list不支持<;
3> 盡量使用++前綴,而非后綴。可以從++前后綴的實現(xiàn)代碼中得知,除非一些特殊場合;
4> 避免無謂的重復求值。v.end()函數(shù)在重復求值,而整個循環(huán)期間都未改變。除非end()被編譯器進行內聯(lián),無調用開銷,最好是將其提到循環(huán)外面;
5> 盡量使用'\n'而非endl。原因在于endl會迫使輸出流刷新其內部緩沖區(qū),可以在整個循環(huán)之后寫一個刷新語句。
6> 盡量使用標準庫中算法. 如copy()、for_each()。例如這里就可以這樣寫:
copy(v.begin(), v.end(), ostream_iterator<int>(cout, '\n'));
這樣一來也避免了1>?~ 5的麻煩。
// zero
posted on 2006-10-14 15:05 Zero Lee 閱讀(3254)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C++ Performa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