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08-05-09 22:48
天碟 閱讀(440)
評論(2)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隨便
萬事開頭難。
第一篇博客文章,原本信誓旦旦,臨開寫時,卻又不知從何說起。看來回首往事,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初第一次接觸電腦時,已是自己上初一時的事情了。那種傻乎乎,卻又有點小興奮的感覺,至今依然回味無窮。但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卻是那交了10塊錢才拿到手的軟盤。10塊對于那時的我來說,真是一筆不小的投資。但后來軟盤也丟了,學到了啥,現在也想不起了。雖然沒有多大收獲,卻讓我對電腦起了濃厚的興趣。可惜由于家境不好,后面的初中階段就一直沒有再接觸過了。在以后學習的路上,錢一直是我不得不面臨的最困難的事。
復讀一年后,不負眾望,考上了老家當地的師范學校。這個學校那時在我們那的老百姓心中,可是“高等學府”的地位!選擇了計算機專業,這才算是進入了計算機的世界。一兩個月之后才知道,計算機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有意思。計算機原理、匯編、BASIC等課程上下來,頭都大了好幾圈。對計算機的好感一下子幾乎跌停!直到后來開始學C語言時。
說來奇怪,學C語言這門課程時,就像一下子開了竅一樣,理解的奇快。相比basic,那是“風一樣的男子”了,哈哈~。也得感謝我們敬愛的陳平陳老師在教授我們C語言以及數據結構時投入的精力和時間。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我對計算機,準確的說是對編程起了濃厚的興趣。想想當初,自己在學校的機房里花了很長時間, 用Turbo C做出一個程序后的激動、興奮,以及那種經過數度失敗才換來成功后的釋然和滿足,竟然成了我迄今為止一直堅持著的快樂。后來,在C語言基礎之上,陳老師又辛勞的傳授了數據結構知識,為我以后的職業生涯打了相當好的基礎。謝謝陳老師。
隨著后來學校的變化,師范已不在是我們的驕傲。老班主任的調離,課程設計的變化等等,改變了我們班同學對學校,對社會的看法。大家伙開始變得沉默寡言,各自為著各自的未來奮斗著。回頭想想,也確實應該感謝師范讓我們及時的感悟到了這些人與人,以及與社會之間的真實。那段日子是苦悶的,因為不知道自己的目標,看不清自己的未來,日子一天接一天的過,心里卻一天比一天空虛。
到實習的時候了。因為我們是師范專業,所以被安排到市的各個小學實習上課。在這期間,我碰到了一位為我指明前途的貴人,當時是和平樓小學計算機教師的彭容兵彭老師。現在回想起來,還真得感謝學校安排我到和平樓小學實習。彭老師雖然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學的計算機老師,但他卻有很深的計算機技術造詣。他對delphi的研究很深,經常為市教育局編寫些教育系統方面的軟件,記得剛進他使用的機房時,實實在在的被一堆小坡樣的計算機書籍震撼了一下。一到下課時間,我們就一起探討我所認為的技術問題(當時我眼中的技術問題僅僅是數據結構和C語言而已),他跟我說了很多,Win32程序設計、delphi、linux等等,當時的我聽都沒聽過這些。我也把我的苦惱告訴了他。因為我們的新班主任教過我們Pascal,得知Delphi就是面向對象的Pascal時,導致我對Delphi一丁點興趣都沒有。因為我的C語言基礎還算不錯,他就推薦我學VC。其實當時我對VC有過一點點接觸,就是用它編譯我的C程序。他跟我說了學習VC的過程:C++--->Win32--->MFC,這也正是我后來成長的路線。非常感謝彭老師,沒有你,我想我就不會走上這么一條讓我很享受的路了。
但當時的我是輕浮的。師范的陳老師后來教過我們C++,說實話,這門課他教的不好,我也學的不好。當時實在感覺不到C++相對于C,面向對象思想相對于結構化程序設計思想的威力。覺得根本沒必要下功夫學C++,不過是對C的類封裝而已,多余的很。于是直接從Win32開始學,到MFC。一直到畢業后的一年里,還是這樣學的。但卻覺得自己學的非常吃了,用MFC寫的程序漏洞百出。盡管買了《Windows程序設計》、《深入淺出MFC》等經典名著,水平依然沒有質的飛躍。
累了,再續吧。老長時間沒寫過東西了(除了程序,呵呵)。